-
仁木195
本次活动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百色市人民政府主办,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百色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承办。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核心主题,通过启动仪式、广西文化和自然遗产活态传承市集、广西非遗线上购物节、广西非遗保护成果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广西)成果展示五大板块的内容,全方位展现广西非遗的独特魅力与时代活力。一曲动听的《欢乐壮乡》,正式揭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开幕式上,17名新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获颁荣誉证书;演员们则用精湛的技艺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马骨胡齐奏《百色来了红七军》、仫佬族古歌改编歌曲《古歌悠悠声连声》等与非遗密切相关的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充分展现了广西非遗包罗万象、守正创新的优秀风骨;“记得住乡愁”文化外宣活动则通过外宣视频正式发布,活动以“乡愁”为线,勾连起海外侨胞与家乡非遗的深厚情感。
活动同期举办了“寻味壮乡·礼遇百色”2025年百色非遗美食、特色旅游商品评选大赛,40多个承载着百色深厚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的作品脱颖而出,并在活动现场精彩亮相。广西文化和自然遗产活态传承市集人气爆棚,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产品,每一件都巧妙融合了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美学,让民族文化焕发了出新的生机。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四节同庆”环节更是引人瞩目:壮族霜降节的打榔舞气势如虹,其动作强烈、敲击铿锵、声调若鼓,充分表达了壮族先民对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祈求;布洛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覃安业与田阳区文化馆携手带来民俗节目《田阳敢壮山布洛陀庆丰收》展演,演员们用歌舞讲述着布洛陀的故事,生动演绎了田阳人民庆祝丰收的喜悦场景,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隆林苗族跳坡节的爬坡杆表演以惊险刺激的动作,向观众传颂苗族人民不畏艰难困苦、勇攀高峰的不屈精神;在欢快的锣鼓声中,来自南宁蒲庙的“花婆”们悉数登场,她们用憨态可掬的表演,为观众们派发福气,引来了孩子们的阵阵欢声笑语。四大节庆共同绘就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非遗画卷,现场洋溢着其乐融融的气氛。在“广西非遗保护成果展示”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广西)成果展示”两大专区,丰富的影像资料与文字内容系统展示了广西非遗保护工作的历程与成就,生动呈现了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付出,以及非遗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现场还到了多位非遗传承人展示技艺,并与观众互动交流,让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广西始终将非遗保护传承作为文化强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持续构建科学保护体系、创新传承发展路径。目前,广西已拥有“壮族霜降节”“六堡茶制作技艺”“瑶族油茶习俗”“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有70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15个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形成了“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完整生态链。从壮族织锦的经纬交织,到铜鼓舞的铿锵节奏;从百色起义精神与非遗技艺的融合创新,到全区各地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非遗正成为广西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本次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城市(百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全方位展现了广西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成果,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非遗保护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未来,广西将继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让非遗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信息来源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编辑设计 | 黄伊莹 罗琳校对 | 陈永霜责编 | 雷鑫莹总编 | 李志雄运营 | 广西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中心
